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原油价格下跌利率下行
1.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2.美股熔断对全球经济影响
3.这几天,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受挫,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目前关于市场的分析又是怎么样的?
4.3.11周评黄金原油为何跌跌不休,偏空情绪何时是头
5.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沙特和俄罗斯的能源部长在G20峰会期间,进行石油减产谈判会议,但是和3月初的谈判一样,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都将坚持自己的增产计划,沙特同时将继续自己低于25美元每桶的销售价格不变。
由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都不打算在石油价格战中退让,美国原油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原油需求继续保持当前的低位,而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依然增产,那么三个月内,全球原油将无处可储存,势必将下跌,尽管国际原油市场乱象横飞,但对于中方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中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当今油价暴跌之际多进口国际原油,不仅能省去极大的一笔成本,而且还可顺带做好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受谈判破裂影响,国际油价再次暴跌。
美股熔断对全球经济影响
美股熔断指的就是股市在跌到一定程度之后,市场就会自动停止交易一段时间。自3月开始以来,本月已经历了3次美股熔断,分别是3月9日由于原油价格下跌超30%导致标普500开盘跌7%触发熔断;3月12日标普500指数跌幅扩大至7%,触发本月的第二次熔断;3月16日标普500指数开盘跌超8%。美股连续三次熔断对股民来说可谓是见证了历史,在整个股票市场的泱泱长河里,美股市场一共发生了4次熔断,而集中在本月就发生了3次。3月16日的美股熔断在恢复交易之后,美股的三大股指跌幅并没有缩小,反而是继续拉大,标普500指数跌幅超过10%,道指跌超121%,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美股熔断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对于全球经济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股熔断对全球经济影响从表面上,导致美股熔断的两大重要因素无非是原油价格暴跌和新冠疫情。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美股熔断也揭示了全球经济正在走向衰退边缘。1美股熔断会直接造成全球流动性紧张,并且在此形势下,若是美股市场还是无法进行有效止跌,全球市场会进入进一步的恐慌抛售,而在恐慌抛售的情况下,有价值的资产也容易遭到错杀。流动性危机得不到缓解,投资者更多的会是选择持币观望,只要现金在手。2全球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毕竟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美股熔断会给美国金融系统带来较大的风险,而这可能会直接引发全球金融风险。3美债利率下行。美股熔断导致投资者们陷入恐慌,从而引发大量抛售,大家都认为现金为王,加大对现金的持有。进一步会影响到美债利率下跌,最终可能发展成为金融危机。以上就是关于美股熔断对于全球经济影响的一些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这几天,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受挫,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目前关于市场的分析又是怎么样的?
5月5日,国际油价出现暴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近9%,跌破每桶100美元。同时,商品期货也连续两日遭受重挫。在大宗商品暴跌的背后,美元的强劲反弹无疑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诱因。
首先,由于美元是国际大宗商品的标价货币,因此,美元的走势与国际大宗商品走势有着天然的负相关关系。从近两个交易日开,美指不断上扬,周四更是报收于74.04,录得逾六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美元的上涨本身就对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了压力。而从大宗商品整体的走势看,CRB指数经历了前两个交易日的下跌后,目前已形成局部的M头形态,技术上也存在下行的压力。
推荐阅读
·商品和股市会呈现逆方向
·2011年商品高点及走势
王在荣:6日实盘指导
空头氛围浓重 等待反弹行情
大级别调整“历史重演”
全球崩跌 商品“拐点”临近
纽约油价跌破100美元 跌幅超8%
伦敦基本金属期货价格普跌
中国股市高手大赛 实盘持仓揭秘
其次,追寻本轮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因,其根本在于金融危机后美元超发导致的全球通胀的加剧。这种通胀的加剧不仅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更体现在大宗商品日益增强的金融属性上。这种金融属性加剧的结果就是大宗商品在资金爆炒的条件下,价格波动的加剧。因此,大宗商品的金融特性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美元上涨的利空影响。
再次,从整个世界经济的形势看,随着世界经济缓慢的复苏及全球通胀的不断加剧,各国逐步开始了加息的步伐,随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接近尾声,国际普遍预期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好转,美国将不会进行第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意味着,世界各国以宽松货币拉动经济的政策将告一段落,未来应对通胀将成为各国主要的政策目标,这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成了强烈的下跌预期,而借由美元的反弹,这种预期也在市场中得到释放。
如果说此次调整将成为大宗商品走势的拐点,可能言之尚早,毕竟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仍不稳定,美联储也尚未明确表示紧缩货币的意图,而昨日欧洲央行在通胀压力不断上涨的情况,依然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而中国紧缩货币的政策何时转向仍难确定。因此,大宗商品未来的走势将更多的取决于通胀压力下,各国之间货币政策的博弈。
3.11周评黄金原油为何跌跌不休,偏空情绪何时是头
张尧浠:加息前后金价策略、IEA和EIA原油预涨
一年八次的美联储利率决议,4次耶伦新闻发布会,两者将会一同降临在本周第三个交易日的美盘尾盘时段。大的市场动荡肯定是会有的,至于往哪边动荡我想大多数人肯定是站在黄金走势的下方空间看法。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轻松的去认为,还是有需要地方需要注意和值得考虑的地方。
黄金在跌破1200后,本周又站在上方且有上攻的表现,说明了对于之前的加息预期,空头已经不耐烦了,多头也已经快等的乏力了,不过市场始终还是偏向理性。周二(3月14日)虽然日间金价再次上行预爬向1210位置,但由于美国公布的PPI数据想好,提振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走高,并且美联储本周加息的预期继续发酵,纽约时段再度跌破1200美元的整数关口。周三(3月15日)亚市盘初交投在1200美元/盎司关口附近,稍早曾触及1197.46美元/盎司日低。目前来看还是依然偏空。做单高空为主。抄底也需要待下周才可。
虽然欧洲政治风险目前仍在给予黄金避险需求的支撑。但是目前的情况可以忽略掉这些。日内除了美联储决议之外,诸如美国零售销售、CPI等重要数据也将值得关注,同时还有荷兰大选以及美国债务上限到期,这意味着金融市场的暴风雨就要来临了。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实行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如果确实那样,那其实金价下跌的空间也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翻倍采取50个基点加息,那超出市场预期了,影响必定是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将飙升,还有去年加息所说的今年将再实行三次左右,如果的到确认或者信心增加,超出的影响也是一样会加大的、但是如果相反,耶伦对于下一步行动采取谨慎态度,未给下一次加息提供明确线索,那么就要和上周我说的买预期,卖事实一样的策略了。所以此次的我们需要关注利率决议的真实情况。
利率过后的走势延续,需要关注经济预期总结,也就是利率的预测,俗称点阵图。如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期中值为预计今年将再加息三次,也就是利率区间将上升至1.50-1.75%,那么美元将获得买盘支撑。如将维持在1.25-1.50%区间内,美元涨势恐会消退,2017年GDP增速和通胀压力前景保持不变料给美国经济以及美元带来利空因素。
在决议之后,耶伦新闻发布会中,我们需要仔细斟酌货币政策声明的每个用词和每处细化。以及美联储季度经济预期报告(SEP)寻找更多细节。包括全球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情绪、其对于美国经济和通胀的乐观水平。如美联储明确提及通胀或失业率数据正在改善,其可能会加强鹰派论调,促使美元延续涨势。总体不变的话那就又不一样了。
技术面上;黄金自上周五日线收取下引线较长的小阳后,虽然处于1200关口上方震荡,在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前,金价反弹力还是不足。目标日线布林带开口下行,日线连续走低之后布林带下轨延续至1293附近提供支撑,短期需关注周一行情的高点1211附近阻力。日线级别,隔夜金价再度承压下跌,整体呈低位盘整态势。指标上,MACD绿色动能柱略微收缩,双线叉向下延伸,KDJ指标位于低位,中期风险仍偏下行。4H级别来看,短期金价依旧承压,若跌破1195美元前低,可能跌向1180美元附近支撑。在美联储加息之前,行情波幅不会很大,操作笔者尧浠建议暂时以反弹做空为主。
现货黄金部分做单策略:
1、下方初次试探1195-1193做多,止损1190下方,目标上看1208-1205一线
2、加息前金价若反弹1205-1208区间做空,止损4个点,目标下看1197-1195一线
3、下方可挂好1185-1180区间多单,止损5个点,目标上看1210-1220一线
原油方面;
昨日油价报告沙特增产的OPEC月报。虽然报告显示作为整体OPEC已经以超额12.3万桶/日的成果实现减产目标,但沙特告知欧佩克,将2月产量提升至1000万桶/日。月报公布期间的19:47-19:48,美油4月期货成交量高达18739手,总价值近9亿美元的卖单推动WTI原油价格短线急挫、一度跌破48美元/桶。不过后市美盘时段美国当周API原油库存意外下滑,加之沙特方面解释了其产油上升的原因是国内库存增加,帮助隔夜油价收复部分失地。
本周二(3月14日),美油4月期货下跌0.68美元/桶或1.4%,报收于47.72美元/桶、连续第七个交易日走低;布油5月期货下跌0.43美元/桶或0.8%,报收于每桶50.92美元、连续第六个交易日走低。
今日晚间EIA将公布周度库存数据,由于已经进入夏令时,公布时间将较上周提前1小时至22:30,请投资者留意。目前市场预期原油库存将会增加320万桶、小于前值的增加820.9万桶,另外,IEA将于今日17:00发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投资者也需留意。
美原油部分操作策略:
1、反弹49.3-49.5一线做空,止损0.4个点,目标下看48.7-48.5一线
2、下方若首次触及48.3-48.1做多,止损0.3个点,目标上看48.9-49.1一线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与事件2017年3月15日 周三
22:00 美国3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美国1月商业库存月率
22:30 美国至3月10日当周EIA原油库存
次日02:00 美联储FOMC公布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
次日02:30 美联储主席耶伦召开新闻发布会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直接的、显性的影响。
第一,对中国金融的影响。首先,持有美国投资银行的股份或债券的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债券大幅缩水。目前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故其所受的损失应该是最大的。但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及中国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不深。其次,金融危机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放缓。主要是由于国外各商业银行缩紧银根所导致。再次,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第二,中国的出口型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风险。今年不少沿海中小企业纷纷裁减员工,破产倒闭。虽然这与中国近几年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其融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引起的出口成本上升等原因分不开。但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海外需求下降导致企业生产过剩,产品无法销售,这一原因任然是沿海企业倒闭破产的直接原因。
第三,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严重缩水的威胁。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人。美国的国债市场是一个类似寡头垄断的格局,国债被几家官方机构所持有,稍有动作便会引发汇率的剧烈变动。所以中国作为强势美元的重要支撑者,一旦抛售美元,必将影响汇市,美元的贬值将使得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攒起来的财富迅速缩水。但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前提下,美元的走弱又是必然的,所以中国外汇结构的特点导致了即使是在危机的时刻,也不能随意抛售美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汇资产缩水。
(二)间接的、隐性的影响。这主要是通过经济传导来造成的影响。
1、通过投资来影响经济。 从国内投资看,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
一是导致投资热情下降,信心不足。危机之下使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普遍下滑。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大,及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短期人们会适当控制投资规模。二是利用外资的能力减弱。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演进,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回笼资金,以应对危机。外资的纷纷撤离必然导致我国可利用的外资大幅减少。三是预期投资成本的上升,随着各国的救市措施的实行和危机的缓解必然导致资源和初级产片价格的迅速反弹,使得投资成本上升。美国为了解决自身存在巨大的债务问题,必然通过降息、发行货币等手段减轻压力,结果很可能就会导致美元贬值和资源价格重新上升。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必然也会抑制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使得实际投资增幅也难以大幅回升。
从国外投资来看,由于金融危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使得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2、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短期内必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随着危机的蔓延,其他国家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年贸易顺差的的出口国而言,必然面临着 “生产过剩”的困境。生产商担心存货过多,就会缩减生产,反过来又进一步缩减消费需求。
危机爆发后,美国不断注资救市,有关报道, 2009年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可能会达到近乎天量的1.8万亿美元。而新上任的总统对减税计划、医保改革等措施的承诺,必然使得下届美国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因此,从长期来看,美元贬值的风险还是很大的。美元贬值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从而使出口成本增加。
所以需求的缩减和成本的上升的双重压力将极大削弱中国外向型企业出口量和出口利润的增长。
3、对中国消费的影响。一是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大批中小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纷纷裁员,数百万职工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必然需要勒紧腰带,全面缩减消费支出。同时中国股市一蹶不振,股民几乎被一网打尽,其消费开支也必定大幅缩减。二是消费者的预期收入下降。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预期显然进一步恶化了中国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收入预期下降了,消费者必定压缩开支,减少消费。
二、金融危机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储备资源和开展跨国并购。首先,金融危机扩散到实体经济必然引起国际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现在国际上原油等一系列资源价格在不断下降,但随着各国的挽救措施,美元的贬值,危机有可能平息的时候就会带来国际资源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反弹,所以,中国目前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在美元贬值之前,积极稳妥地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为中国工业化积累廉价资源的储备。
其次,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企业绕过市场准入门坎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
2、有利于缓解中国的通货膨胀。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步步演进,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如:原油在7月达到147.5美元的历史最高价,目前的油价又进一步跌破46美元大关。随着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行的态势。有利于抑制近期不断上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总体上缓和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外需萎缩,使部分出口产能转向国内市场,从而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供应,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这从另一方面抑制了价格水平的上升。
因而总体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对缓解中国通胀压力是有一定好处的。
3、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目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改革,这一改革将使得中国农村提供巨大的建设和消费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保障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遭受金融海啸大背景下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健康地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海啸的传导导致西欧日本等一系列国家汇率动荡下跌,资本外逃,而我国人民币依然坚挺,汇率稳定,并保持对美元小幅升值态势。
这一切都有利于我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从长远来看来,国际资本的去处就只剩下中国了。
4、有利于挤掉中国虚拟经济的泡沫。中国经济近几年来高速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房地产等行业的虚拟经济的泡沫,导致的表面繁荣,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造成中国房市走下坡路,及中中国股市的萎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中国的部分虚拟经济的泡沫。
5、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繁荣的经济环境之下,很多问题会隐藏起来,不易发现,而危机之下,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必定凸显出来,现在正值中国经济周期的调整的阶段,危机中有利于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有利于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由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稳健、政府财政的连年盈余等因素,使得中国目前所受的影响仍然有限。但是根据国际金融理论,货币贬值对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存在一个时滞,即所谓的J曲线效应。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一个J曲线效应。所以中国由国际贸易途径遭受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存在一个时滞。因此,中国现在可通过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来调整国内政策,最大限度的改善自身环境和条件,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从容地去面对金融危机,减少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一系列的传导性影响,
所以这次的金融风暴对中国来说,既是一次危机,也是对中国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的一次考验和机会。中国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