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甘油进口总代理-广州usp天然甘油价格
1.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和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区别
2.usp药典方法 微生物可以不买atcc来源的菌种吗
3.甘油室温储存变黄了,怎么了?
4.精甘油和粗甘油的区别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和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区别
单硬脂酸甘油酯分子式:C21H42O4 分子量:358.56 分子蒸馏单甘酯商品名:单甘酯、GMS 化学名称:单硬脂酸甘油酯 英文名称:GLycerol Monostearate 分子式:C21H42O4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用途:1.食品糖果的添加剂,作乳化剂添加巧克力、人造奶油、冰淇淋等或作表面活性剂用.2.炼奶、麦乳精、乳酪、速溶全脂奶粉等乳制品,单甘酯是其良好的乳化剂,可提高速溶性,防止沉淀、结块结粒、改善产品质量. 单甘酯是用途广泛的食品添加剂,酶法合成具有转化率高、专一性好等特点,关键是催化用酶制剂的研制,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产生专用脂肪酶的菌株,经诱变育种获得了产酶较高的脂肪酶产生菌. 产品性能与用途良好的乳化、分散、稳定作用:在食品加工中经常出现油水分离现象,加入乳化稳定剂可使混合相形成均匀的乳状液,避免和防止食品、饮料油水分离、分层、沉淀现象,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货架期. 淀粉抗老化作用:分子蒸馏单甘酯可与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络合物,与直链淀粉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可防止淀粉冷后重结晶,防止淀粉老化回生,从而使面包、蛋糕、马铃薯制品等富含淀粉的食品长时间保持新鲜、松软. 就目前应用的几乎所有食品乳化剂类型,对比其直链淀粉络合效应,络合指数最大的是蒸馏单甘酯,约大92,而单双酯的复合指数仅为28. 改进油脂的结晶:分子蒸馏单甘酯能在油脂表面定向排列,起到控制和稳定油脂结晶的作用,尤其是人造奶油起酥油等油脂产品,能起到改善塑性和延展性,防止析油分层等作用. 分子蒸馏单甘酯在各种产品加工的应用与效果饮料和速溶食品上的应用:分子蒸馏单甘酯加入到含油脂和蛋白质饮料(椰子奶、花生奶、豆奶、杏仁奶、可可粉、豆浆晶)中可以显著提高溶解性和稳定性,防止沉淀、分离,并具有赋香着色作用,单甘酯热稳定性好,很适合各种饮料生产. 冰淇淋上的应用:分子蒸馏单甘酯是制作优质冰淇淋最理想的乳化剂和稳定剂,可改进脂肪分散性,使脂肪粒子微细均匀;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互相作用;防止和控制粗大冰晶形成,使组织细腻幼滑;提高产品保型性和储存性;改善口融性. 分子蒸馏单甘酯在冰淇淋中参考用量:0.3%-0.5%. 油脂类产品上的应用:应用于 人造奶油、黄油、起酥油、花生酱、椰子酱、蚝油等产品,可以调整油脂结晶作用,防止析油分层现象发生,提高制品质量;应用于炼奶、麦乳精、乳酪、速溶全脂奶粉等乳制品,可提高速溶性,防止制品沉淀、结块结粒;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粉未油脂制品,如咖啡伴侣作乳化剂. 面包类制品上的应用:能促进面包快速发酵,增大面包体积,改善面团组织结构,延长面包保鲜期.参考用量0.3%. 糖果、巧克力上的应用:不仅可使糖和脂肪类原料迅速均匀混合,而且冷却后也不分离;从而防止了起纹、粒化和走油等现象.还能防止制品粘牙、粘附和变形、提高制品的防潮性. 分子蒸馏单甘酯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方法一:因为分子蒸馏单甘酯易溶于油脂,将分子蒸馏单甘酯与油脂一起熔化后搅拌混合,再投料,本方法适用于人造奶油、糕点油等产品.是为了乳化目的而将分子蒸馏单甘酯掺合在油相中的,所以,乳化剂以无水状态为好. 方法二:将分子蒸馏单甘酯粉末与其它原料粉末(如面粉、奶粉)直接混合均匀投料,然后依法制成各种产品. 方法三:制成水合物,再投料使用,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一份分子蒸馏单甘酯置于容器内,用电炉或其它加热方法把分子蒸馏单甘酯加热熔化成液体; 2. 将4-5份约70℃的热水加入高速搅拌机或打蛋机内,启动搅拌机 ,将热水激烈搅动. 3. 将熔化成液体的分子蒸馏单甘酯(如果搅拌设备良好,也可以直接加入珠粒或粉末单甘酯),徐徐地加入正在被搅拌的热水中搅打混合,即可以生成乳白的水合物膏体,后冷却到室温待用. 由于乳化效果受产生装备、工艺原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分子蒸馏单甘酯的作用,建议用户采用方法三来使用,其乳化效果最为理想.这是因为,把分子蒸馏单甘酯制成水合物后,其表面比喷雾结晶的分子蒸馏单甘酯粉末的表面约大700倍,有利于分子蒸馏单甘酯在水基中分散. 用量:用量0.3%-0.5%(按产品配方原料重量计),若产品油脂、蛋白质等成份较多,或含不易乳化的原料,则应增加分子蒸馏单甘酯的用量至1%-5%
usp药典方法 微生物可以不买atcc来源的菌种吗
在药典第三次征订意见稿《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的“菌种”项下有这么一句话“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商业派生菌株”。这句话写明了中国药典对检验用菌种的挑选原则,感觉上可以使用CMCC(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TCC(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NCTC(英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等等,最近还有供应商给我推荐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菌种。但是我们作为遵循中国药典的企业来说,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查项下的菌种是明确写明仅可使用CMCC的菌种,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去挑战权威性,如果你使用ATCC的菌种,检查官到时候问你ATCC和CMCC的区别,我相信我们这种等级的肯定是说不清的,这个项目是中检所在做的研究,所以我们不去做这样的挑战,乖乖的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CMCC菌种即可,免去一系列无意义的解释。
当然有些企业的产品需要出口,要符合出口国的药典标准,国外相对来说就放宽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国家不太承认我们的CMCC菌种。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发现国内的审计官员对微生物方面了解的甚少,但是有次我们企业请了一名国外资深专家来我们公司全面审计的时候,他一看我们检出的环境菌种就娓娓道来,让我很吃惊,我不知道是不是国外对于微生物这块的重视程度和我国还有一定差距还是什么,他们的药典中对于检验菌种的挑选也不止一种,认可范围更加宽泛。现在迎审过程中,我们微生物实验室更多的是解释而非探讨,我们也希望国内的检查团队中能多一些对微生物了解的老师来给我们帮助和指导。
2、 检验用菌种的管理
我们实验室对于菌种的管理也历经了不少波折,现在的管理模式和使用下来的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菌种其实最怕就是其活力消退或变异。有些外企的管理模式真的非常方便,使用定量菌株直接实验,可能现在还不太适用于我们大部分国内企业,因为他们使用的定量菌株是ATCC等授权的国外企业制造并供货的,确实非常精准,特别是M家的首席产品,我就不多说了以免有广告嫌疑,国内应运而生的定量菌株我个人还是保留意见。出去培训时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国内企业对于菌种的管理方式特别是保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菌种亡变异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以下我就介绍下我们企业的菌种管理模式,并介绍2种比较方便的菌种保藏方法。
药典的标准菌株大部分企业都会有以下七种:金**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这些菌种我们是依据保藏的效期,在每年的年末购买一次,购买的是次年要过保藏效期的标准储备菌株。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我们只有标准储备菌株,那是因为我们只购买CMCC标准菌株,即0代菌株,仅保藏使用0代复苏出来的1代标准储备菌株,使用的即是1代标准储备菌株复苏的2代菌株,这样的话最大程度上避免活力及变异事件的发生,因为实验室日常也没有精力去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在10版药典的时候,我们就把管理模式重新调整了一下,整个流程为菌株申购→菌株验收→菌株确认→菌株保藏→菌株领用→菌株使用→菌株销毁。
1) 菌株申购
购买检验用菌株,必须由检验用菌株的管理人员提出申请、阳性室负责人审核、部门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购买,公司的采购人员必须凭着被签批的单子才能够进行菌种的购买,因为这毕竟关系到生物安全问题,所以申购必须慎重。
2) 菌株验收
每支过来的0代安瓿必须经过确认,实验室至少要进行菌落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的实验,有条件的话通过生化或其他方法确认到属种。该实验是确认菌株的纯度、活力和特性,我们是确认复苏后的1代标准储备菌株,即我们保藏的菌株,保证保藏的菌株的质量。
3) 菌株保藏
其实在确认同时我们即进行了保藏,若确认不合格,则销毁该批次保藏批的菌株,我们实验室的保藏方法很简单,也是借鉴08-09年我的领导去中检所培训带回来的保藏方法,即使用液体培养基复苏菌液,然后加入等量的20%甘油,制成含10%甘油的菌悬液,然后分装至1ml/支,可以保存2年,但是黑曲霉我们是保藏孢子悬液,贮存于-15℃以下,有效期是1年。
现在也有很多实验室使用磁珠法保藏也是觉得效果不错,其保藏后贮存在2-8℃,效期1年。
两个方法各有利弊,甘油冷冻法每次实验使用一支,不会重复使用,避免重复冻融对菌株的挑战以及重复开管引入的污染;但是磁珠法因为是好几颗磁珠放在一管保存液里,每次使用会从该管里夹取一粒复苏,可能重复操作引入污染,但是其优势在于对冰箱温度要求不高,一般实验室都有满足2-8℃的冰箱,而甘油冷冻管需要冷冻室进行保存,所以对没有—15℃以下温度保证的实验室来说,还需购买相应设备,这个就是各自实验室去评估选择了。
这里我还是不太建议使用斜面,一两个月就要转一次,日常事情较多且对于菌株的确认其实在传代过程
甘油室温储存变黄了,怎么了?
很明显,你的甘油不是USP或者更高等级的,甘油的保质期很久,是三年,在三年内只要不是高温储存都不会变色。所以变黄的原因是因为你的甘油浓度不高,里面含有杂质,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如果是密封那就是这些物质自己变质了。
所以原因:
1:过保质期(三年)
2:未密封好
3:甘油质量档次较低,不能长期储存
解决建议,试用(实验,小试),如果对产品无影响,继续用,如果有,投诉厂家或者购新以换之
精甘油和粗甘油的区别
粗甘油一般指甘油含量小于93%的甘油。一般用来精炼生产95%,98%和99.5%等高纯度甘油。精炼甘油是一个统称,根据精甘油生产来源不同分为皂化甘油、水解甘油和精炼甘油。精炼甘油一般就是指化妆品级99.5%的甘油,就是符合美国药典USP级甘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