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油属于危险品吗-浙江金属切削油价格
1.切削液和切削油有什么区别、都在那上边用。
2.金属切削刀具应该怎么选择,都有哪些要求?
3.切削油可分为哪些类型?
切削液和切削油有什么区别、都在那上边用。
一、性质不同
1、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
2、切削油:矿物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动、植物油(5%~10%)便是复合油,适用于轻负荷的切削加工。
二、特点不同
1、切削液: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
2、切削油:有超强的润滑极压效果,有效保护刀具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可获得极高的工件精密度和表面光洁度。
三、组合不同
1、切削液:水基的切削液可分为乳化液、半合成切削液和全合成切削液。每一种类型的切削液都会含有除基础油以外的各种添加剂:防锈剂、有色金属腐蚀钝化剂、消泡剂等。
2、切削油:由精炼基础油复配不同比例的硫化猪油、硫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剂、润滑剂、防锈剂、防霉杀菌剂、抗氧剂、催冷剂等添加剂合成。
四、切削液和切削油的应用:
1、切削液:金属切削加工液(简称切削液)在切削过程中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小前刀面与切屑、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形成部分润滑膜,从而减小切削力、摩擦和功率消耗;在金属切削过程中,要求切削液有良好的清洗作用。
2、切削油:适用于铸铁、合金钢、碳钢、不锈钢、高镍钢、耐热钢、模具钢等金属制品的切削加工、高速切削及重负荷切削加工。包括车、铣、镗、高速攻丝、钻孔、铰牙、拉削、滚齿等多种切削加工。
百度百科-切削液
百度百科-切削油
金属切削刀具应该怎么选择,都有哪些要求?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及数控设备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切削技术的进步。随着数控化和自动化的需要,对金属切削刀具提出了高可靠度、高精度、长寿命、快速转位更换、断屑良好等更高要求。刀具结构设计及切削部分的形状种类变得十分繁多,给机械和刀具设计人员合理选择刀具带来一定困难。根据不同特征选择所需刀具,对实现高度自动化切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简单介绍下金属切削工具的角度怎么选:
一、对刀具材料的要求
(1)较高的硬度。其硬度应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
(2)良好的耐磨性。使刀具的时间延长,提高效率。
(3)足够的强度和韧度。以保证对切削抗力、冲击力与振动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4)高的耐热性。能在高温下维持切削所需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度。
二、常用的刀具材料
(1)合金工具钢。有较高的热硬性但价格低廉,常用来制造形状复杂的低速刀具,如铰刀、丝锥和板牙等。
(2)高速工具钢。其高温硬度、耐磨性都比合金工具钢好。由于其热处理性能好,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刃磨性,被广泛用于制造成形车刀、铣刀、钻头和拉刀等各种机用刀具。
(3)硬质合金。是由碳化钨、碳化钛和钴等材料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合金。通常是将硬质合金刀片固定在刀体上使用,目前硬质合金已成为主要的刀具材料之一。
三、刀具的几何形状
刀具的几何形状主要指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包括切削部分的组成、平面、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等内容。
(1)前面。切屑流出时首先接触的表面。为使切屑卷曲、折断,切削塑性材料时刀具的前面一般磨有断屑槽。前面可为平面也可为曲面。
(2)主后刀面。切削时,刀具上与工件切削表面相对着的表面。
(3)副后刀面。切削时,刀具上与工件已完成表面相对着的表面。
(4)主切削刃。前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担负着主要的切削任务。
(5)副切削刃。前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它只担负少量的切削任务。
(6)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交点。为增强刀尖的强度和耐磨性,刀尖常常修磨成一段很小的直线或圆弧。
四、车刀的几何角度
(1)前角。它反映前面的倾斜程度,前角越大刀具越锋利切削越轻快。但前角大会降低刀头部分的强度,切削过程中容易崩刃。
(2)后角。后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与加工表面的摩擦,但过大会降低刀头强度散热变差。
(3)楔角。前面与主后刀面的夹角。
(4)主偏角。它决定了主切削刀的长度、刀尖强度和径向力。主偏角较小时切削宽度增加切削厚度减薄,主切削刀的长度增加刀具磨损较小耐用。但容易引起振动增大径向力,顶弯细长工件影响精度。
(5)副偏角。它可以减少副切削刃与已完成表面间的摩擦。
(6)刀尖角。它反映了刀尖的强度和散热条件。
(7)刃倾角。它主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和排屑方向改变刀头的受力情况,粗工时为了提高刀头的强度常取负值,粗工时为了不使切屑划伤已完成面取正值。
五、切削油的选择注意事项
切削油是金属切削工艺必须用的一种介质,在过程中主要起到润滑、冷却、清洗等作用。
(1)专用的切削油含有硫化极压抗磨添加剂成分,可以有效的保护刀具,提高工艺精度。
(2)专用的切削油与菜籽油、机械油、再生油相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对设备、人体、环境产生危害。
(3)专用的切削油在粘度、闪点、倾点、导热性能等方面均通过严格的测试,以满足各种切削工艺需求。
切削油可分为哪些类型?
国内外对于切削油分类,研究制定了许多方法,目前看来都有一定的缺陷。切削油按组成分类,是一个传统的分类方法,也是一个在实际中客户容易掌握和接受的分类方法。切削油的品种繁多,作用各异,但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即油基切削液(即金属切削油)和水基切削液。
油型仍可分为普通型切削油(也称复合油)、非活性极压切削油、活性极压切削油三种。
水型可分为乳化油(可溶油、乳化液)、半合成液(微乳液)、合成液(化学型切削油或无油切削液)三种。
普通型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为改善其性能往往加有防锈、抗氧等添加剂并与各类动植物油复合使用。脂肪的复合量一般为5-20%。(有时也可用合成脂取代部分脂肪)。
极压切削油是在普通型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含S、P、CL等元素的极压剂所得的切削油。
非活性极压切削油是未加含S等极压剂的的切削油。
乳化油是由切削油及乳化剂、偶合剂、杀菌剂等所组成的。乳化油在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稀释后的工作液呈乳白色(称为乳化液)。加水前的乳化油称为油基(也可称可溶油)。
半合成液与乳化油的区别是其油基中含有较多的乳化(表面活性剂)、防锈等添加剂,较少或甚至完全没有矿物油,同时还加有相当数量的水和水溶性添加剂。油基经水稀释成工作液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这是因其油相的液滴较小所致)。有些半合成的工作液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由透明状变为不透明的白色乳化状(这是因为其中的乳化剂被吸附在切屑上逐渐被带走,他状液的颗粒也由小变大所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