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油价不调整呢-为什么这次油价不调整

tamoadmin 2024-09-16

1.这次油价调整是涨还是跌

2.疫情以来,为何国内油价久未反弹?

3.中国油价什么时候才会跌?

这次油价调整是涨还是跌

为什么这次油价不调整呢-为什么这次油价不调整

这次油价调整是跌。油价即将迎来今年的第六次调整,而这次的调整,无疑让广大车主们松了一口气,因为油价将小幅下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2022年营收3.2万亿元,是集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油气投资业务。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名。标普全球普氏能源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中石油排名第47位。“”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3位。2019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2020年5月13日,中国石油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32位。2020年9月28日,入选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3位。

疫情以来,为何国内油价久未反弹?

近期,因国际油价整体处于下行,跌破了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内油价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下调。同时,这也是国内成品油价在今年内的第五次下调,这次下调再度触及“地板价”政策。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自2020年11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60元和150元人民币,低于每桶40美元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春季新冠的爆发,让石油行业遭受了重创。大量的停工,导致石油供过于求,因此油价持续下降。情况持续到中国解封,石油行业得到缓解并逐渐重回正轨。

然而,随着疫情在海外的不断加剧,英国成为了继德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再次封城的国家。尽管英国对石油的需求远低于中国,但越来越多国家的封城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在这种前提之下,即使美国采取了每周减少800万桶原油库存的措施,依旧无法推高基准油价。

坎普在路透社每周的石油专栏中指出,早些时候市场看似乐观,但未来这段时间内石油供应量减少,油价升高。当前已经开始有人担心石油消费量低于供应量,导致石油供过于求。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次似乎中国不可能出手相救。

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趁油价走低之际购买了大量石油,石油业逐步恢复,炼油厂也提高了开工率。然而,随着中国不断填补库存,在春末夏初之际,中国石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后已逐渐下降。有分析师表示,中国本季度石油进口量将低于第三季度,交易员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进程和石油进口的疲弱程度。

在此之下,国内的市场也缺乏利好支撑。根据金联创数据统计显示,截止11月3日,国内0#柴油均价为4905元/吨,较10月22日下跌了42元/吨。由此可见,虽然国内工程基建等行业对柴油仍有支撑,但由于二季度期间市场对行情的超预期乐观,导致下游前期备货较多,如今需求不如预期,社会库存量消耗有限,导致市场缺乏利好支撑。

当下,位于中东地区的欧佩克产油国正在商讨一件事情——加大减产力度,或者延长目前的减产速度。对于在4月达成协议,7月开始减产的中东各国来说,如今油价的下跌是它们始料未及的。彼时7月,产油规模从970万桶/天下降到770万桶/天。

而利比亚国家由于国内问题,油田和出口终端多次停产,因此石油生产控制协议将其排除在外。在今年1月封锁港口以来,其产油量从100万桶/天下降到了不到10万桶/天的水平。然而随着今年9月港口封锁结束,利比亚开始加紧生产,如今该国的日产量恢复到了80万桶/天,但却出现了石油储量过剩的情况。

目前,中国石油储量趋于饱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利好支撑,因此面对石油供过于求的情况,中国出手的可能性并不高。而德法英三国的再次封城,除了让其市场需求降低以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阻碍了潜在的石油需求恢复。

社会停工、产业恢复受阻,导致石油市场地位的转变。而欧佩克等国却没有太多的选择,尽管明知道石油很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可面对着预算赤字和紧缩措施的影响,欧佩克部分成员国依旧有恢复减产乃至提高产量的打算。毫无疑问,如若欧佩克等国提升销量,的确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来解决赤字,但从长久来看,要想油价持续保持高位,可能只有解决新冠一条途径了。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折合升价,经过此次调价之后,国内92号汽油及0#柴油每升均下调了0.13元。其实,2020年以来,国内油价经历了4次上调、5次下调、12次搁浅。然而在涨跌互抵之后,汽油每吨累计下调了1940元,柴油每吨下调了1870元。最终结果便是结合升价后,92号汽油每升下调了1.52元,0#柴油每升下调1.59元。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戴田东指出,本次调价后,消费者出行成本将有所回落。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较之前少花6.5元左右。或许对于部分家用车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价格变动并不敏感,因为以月跑1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8L的轿车为例,此次调价前半个月前后的差价大约只有5.2元左右。

但对于运营车辆来说,油价下调带来的成本变动就要明显很多了。以物流行业为例,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尔重型卡车为例,未来半个月内,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减少247元左右。又或者以滴滴、的士等运营车辆为例,假设其每月跑5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8L,则每月成本节省约104元。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出行成本的下降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路面来说,却是交通承载能力日益严峻的问题。因为用车成本的下降不但会导致人们更愿意开车出门,还潜在提高了人们买车的可能性,导致汽车保有量进一步上升,从而加剧路面的拥堵。

因此,从短期来说,油价下降于国内以利好为主。但从长远来看,油价持续走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油价什么时候才会跌?

新一轮油价将于5月16日24时进行调整,距离现在仅剩6天时间,恐怕下周油价还会继续上涨,这样各位车友的开车成本又要提高了。<br>虽然4月中旬油价下跌一次,终结了今年连涨走势油价,不过马上在4月底进行的那次油价调整,又重新上涨了油价,这让今年至今4个月时间进行的8次油价调整,连涨了4个月,出现“7涨1跌”的局面。目前进行的2022年第九轮油价调整,十个工作日的统计周期已经进行超过一半时间,达到6个工作日,虽然今早收盘的国际油价大跌6%左右,但国内油价统计数据仍未跟上跌势,仅比昨天减少5元/吨的涨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