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汽油价格走势图-中国十年汽油价格统计

tamoadmin 2024-10-06

1.十年前三千块工资等于现在多少

2.10年前因为省钱买国产车的人,现在用车感受如何?

3.十年后,还会有加油站半夜排队加油的情况吗?

4.回国后发现国内的汽油质量比国外的差好多啊,怎么办

十年前三千块工资等于现在多少

最近十年汽油价格走势图-中国十年汽油价格统计

总体可以乘以2-3. 大约是5000-6000.

这种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会不同

即使拿出M2或者CPI或者各个公式,其实都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答案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

吃穿住行几个方面来看,十年前就是2005年吧,那个时候物价大体是:

房子,北京那个时候三环边大概在7000左右,现在这个二手房变成5万多

车子,相同档次的基本没有变化甚至还更低了些,相对性价比肯定更强

手机,NOKIA的好手机也要五六千,便宜的怎么也要1000多,而2015年的手机肯定比2005年要便宜,而且功能更强大。手机费的下降就更大了

猪肉,批发市场大约05年在11/公斤,现在批发市场大约18/公斤。对应的餐馆价格大约从20一个菜到现在五六十一个菜

交通,汽油05年的价格应该是4快多,现在是6块多。北京的公共交通今年刚涨价,一直都是低价

服装,这个很难比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以前几百能买衣服现在也能买,而且很多快消品牌出现,感觉相对来说,除非高级成装,否则实际成交价格基本变化不大

旅游,机票价格基本变化不大,五星酒店价格事实上也没有怎么涨,如果赶好了事实上还稍微降低了些,以前就在1000左右,现在还是1000左右

工资,变化还是很大吧,我们公司05年入职的新员工也就是三千块钱,现在怎么也要五千了

总之,15年相对05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肯定是好了很多。。。

10年前因为省钱买国产车的人,现在用车感受如何?

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老爸帮我买车,那年海南马自达刚刚分手,我爸对因为单位有辆马自达,所以比较钟爱,就去看刚刚上市的海马3 1.8GL,以为海马3跟马自达还有关系。只可惜当时不懂车,质保期没发电机就换了一次。后来开了两年刚刚过质保期,在广州南海立交上抛锚,正时皮带张紧轮断裂,花了几千元维修。之后厄运就开始连连出现!10年开了6万公里,进过修理厂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问题一堆,包括更换水箱风扇,内饰顶部脱落,手挡调了又松,尾门因为设计缺陷经常要调整锁头位置………等等问题。真不知道我如何唉过这10年的。后来贱卖换了丰田整个人才开始缓过来!其实当然这车卖10万出头,很贵啊!当时加点点钱可以买花冠了,后悔啊!

60秒懂车回答你的 汽车 问题。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以前,中国的车那时候造车工艺相对较差。,和当代的国产车无法同日而语。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合资品牌曹贵无语,我,04年买了一辆北斗星,价格54000元,裸车。而国产这个价位,几乎能买两辆,吉利。?

所以2万多的吉利和合资品牌的5万多的小车,当然没法比,这个也是正常现象。

当时国产车特点就是价格比合资品牌便宜很多,所以有一些没钱的人还会去买国产品牌,但是国产品牌的毛病主要体现在一个市,车身生锈,第二发动机费油,第三是换挡不顺畅,然后就是,异响比较多车身的一项发动机的异响等等。

当然还是,感谢一些,第一批就买国产车的人,因为是这些人,给中国 汽车 制造以喘息之机,积累了第一代原始资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中国的车不断的改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总结一下,还是支持国产吧,其实全世界的车发展都经历这个阶段,比如说日系车的本田,丰田曾经疯狂的山寨,欧洲和美国车,然后完成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中国也是一样,这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就是一个必然过程。

具体你怎么看

十年前买国产车的人现在用车感受,现在大街十年车龄的合资车远多于国产车,因为现在有钱人多了所以换新车了?不是,原因都懂!

近几年国产车发展势头很猛,以空间大,配置丰富,价格低逐渐占领国内低价车市场!

但是有多少人一辆国产车能开十年的,国产车三年之后小问题逐渐增多,有些不影响使用,但是闹心啊!

本人表姐夫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买了一辆比亚迪F3,现在还是表姐在开,姐夫已经换了四年车了,合资车别克,具体型号不说了,反正换车后就不愿意开F3了,现在用表姐的话来说能遮风挡雨就行,要求不高,不过现在修车频率有点高,不过现在的F3虽然说配置方面好了点,但是性价比不如以前,用料就看出来了,当然喜欢配置的朋友另议,家里的F6基本照搬雅阁七代,现在依然驰骋在路上,发动机变速箱全部进口,只是打了个比亚迪标,现在F6能有这质量。

有人说国产车越做越好,但是事实呢!很多品牌都在学丰田降低成本!你看到的地方和看不到的地方差距是很大的!

十年前的国产车可能技术不如现在,但是用料绝对良心,多了不说桑心!

十年前 也就是2008年。

那时候国产车基本不灵光,说买国产车是有质量。。。。

说白了其实还是图便宜。比如长得神似捷达的旗云。

那时候国产山寨到什么程度

抄袭的花冠都能直接换零件

奔驰前脸 宝马的车尾。还有抄袭spark乐驰的某企业。

作为前保险公司员工

那些老车什么样 我见到的可不是水军打包票的时刻。

车龄11年的自由舰 呵呵 。车主都自己会修车了。

你要说 2015年之后国产车有长足进步还差不多。

十年前真不行,某企业的修车排队那真是个业界笑话。

高端品牌没搞成 品牌换来换去

还有那时候有的国产车 一个型号就卖三年 甚至有两年就换型号的。

直接导致保值率超低。

还有 老国产车即便你是一手车主坚持到现在 你上的商业险太高也会被拒的。

理由么 除了怕骗保就是怕赔付的太多。

十年前买国产车的人,现在他们的车早就换了几茬了,所以感受无从说起,我就说说自己吧。我的第一辆车是在2012年1月份买的,到现在将近七年,是一辆奇瑞A3两厢进取型,去年4月过户给一个兄弟伙开了,因为我换了一辆比亚迪S715款自动顶配。这两A3开了11万公里,中途曾经因为加了某民营加油站的油,换过三元催化器,abs传感器,在十万公里的时候,换过活塞环,活塞,小链条,(估计与我自己加装电动涡轮有关),现在我朋友还在开。总结一下,这车没有吹嘘的那么好,也没有喷的那么糟糕,作为七万多的车,买了也没有什么后悔的,物有所值。所以我觉得国产车也没有什么可喷的,毕竟它的价钱在哪里摆着呢,自己只出了几万块,非得要求它值十几万,那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国产车,已经越来越成熟,和合资的差距不大了,部分车型已经超越了合资,只是在质量的稳定性和某些细节方面和欧美日系车还存在一些差距。所以现在买车,国产车也成为工薪阶层和年轻人们的首选,毕竟价廉物美的东西,总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如果有人反对,愿意花两倍或者几倍的钱去买进口车,我也表示赞赏,土豪嘛,请随意!

我是车无定论,欢迎加关注一起聊车!

说实话,现如今街上能见到的10年以上的国产车还真的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奇瑞和比亚迪,其中以奇瑞A3和比亚迪F3居多。你要说这些人当初为了省钱买国产车有什么感受,实际上并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糟糕。

不管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真正能把一辆车开到10年以上的人并不是很多。短的2、3年,一般5-8年也就换车了。即便是10年前的国产车,虽然整体的技术水平较今天来看差距很大。但是像奇瑞A3这类车,就算是再开个三五年也完全没问题。

小毛病谁都有,那些说买国产车学会了修车的,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一辆七八万的国产车和一辆十五六万的合资,省下来的七八万不是钱吗?就好比你问那些长途火车买硬座的人是什么感受。他当然知道软卧肯定更舒服。但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硬座虽然累一点,但是依旧能把人送到目的地,这就足够了。

嘲讽十年前的国产车,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优越感。每个人选择一款车型,都是基于当时情况下的最优解。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正是因为十年前有人不管是出于资金有限,还是真的信赖,选择了它们。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的技术和资金积累。

我楼下有个开出租车的夫妇,一辆桑塔纳出租车和一辆比亚迪F3,F3用来跑黑车的。看年头不说十年也差不多。我经常会看到那对夫妇带着小孩在楼下的停车位上洗车。虽然比亚迪F3已经显得很老旧,但是每一次洗完之后,黑色的车漆反射着阳光的时候,我知道这辆车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家人,就是朋友!

09年买了辆吉利远景,当时是因为经济原因选的国产车,开六年一些部件开始老化,不过其间也没出啥大毛病。14年给老婆买了辆福克斯。16年时感觉老远景的配置落伍了,而且想换个动力大点的。在选车的过程中发现 汽车 的电子配置更新非常快,于是还是选了国产车,比亚迪宋。打算五、六年后再换车,那时候智能化应该又有很大进步。目前反正感觉宋比福克斯好使,不管是动力、配置还是舒适性远好于福克斯。今年4000公里自驾也是开的宋。 汽车 越来越电子化,不要想着买辆车开个10几20年的,5年就会落伍的一沓糊涂,比如现在你的车都不能联网,导个航还得看手机,那多郁闷。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预算可以满足每5年花20万以上换车,那就买合资或进口(也要看看配置是否到位,中控系统是否智能开放),否则就选自主品牌的吧!选自主品牌就选高配的,智能的。

我第一辆车是07年底买的奇瑞A5,车开了不足10年,跑了13万多,17年中送给了亲戚,他当时找了个老司机来开走的,老司机说没想到十年的车还那么好开。

十年中,几乎没出过啥故障,都是正常保养,跑过东北、草原等地方,都是加满油就走,从未担心过有啥问题。反倒是同期买合资车的,各种各样的故障不少,其中,307换行车电脑,速腾换变速箱等等。其中,16年国庆假期去海边玩,拉上了同事爷俩,他说他的捷达(比我的车晚两年)不敢跑长途了,因为会无缘无故的熄火。

我的情况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也说明国产车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换车的时候又换了瑞虎七,又有人说这个年纪了,为啥不换个好点的?我说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其实,我最讨厌这种人,媚外的主

10年前,国产车很多都刚起步不久,国产车企很多都是90年代末才取得乘用车生产资质,到现在,很多国产车也就是18岁的年轻小伙……所以,十年前的国产车,也就是刚刚懂事的孩子,很多都没有成熟,发动机,变速器都是买来的……

所以,那时候的国产车,工艺不成熟,小毛病多点……但发动机,变速器还是成熟的,车跑起来是没问题,就是其他附件问题稍多……就是现在,跑了十一二年的国产车,还有很多在跑……

而十年后的今天,18岁的年轻小伙子一般的国产车企,各个方面都已成熟,性能与合资相比已经无异,甚至已经超越部分合资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已经完全的自主研发生产,自给自足,质量上乘可靠……缺乏的,只是市场的认可,以及国人的接受心态……

目前,做的最好的,当属长城 汽车 ,一个完全没有合资背景的民营企业,而且,发动机的动力,变速箱的质量都做的相当不错,整车的用料也很好道,真正的国产车领导者……做的比较好的还有长安,吉利,奇瑞,比亚迪等……

国产车的质量上来了,我很欣慰,然,国人对待国产车的看法以及对国产车的接受程度,却让我很忧心……大部分国人还很迷信日本鬼子的车,德国鬼子的车,美国鬼子的车……

然,如今的日本鬼子车,质量让我担忧,成性的民族,丑闻不断,十几年前就了,更有甚至的年龄比我们国产车的年龄都大……

同胞们,该醒了,真心的希望我们的同胞们能早些认识到日本鬼子车的真面目,早日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醒了看来,不管十年前买的国产车也好,十年后买的国产车也好,我们看着都挺骄傲,挺自豪……

十年前,这个问题说实话有一点时代性了。说一说自己的认知吧,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那个时候刚刚高三。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款国产车,那就是三缸1.0的夏利,当然,这里说的接触就是说能长时间驾驶(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驾照)。

因为从高中开始就特别喜欢 汽车 ,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的过程,那个时候流行看杂志, 汽车 杂志,也只能在一些零星的片段看到 汽车 的知识。

当时夏利,QQ,富康,桑塔纳,捷达基本是入门级的轿车的选择。

捷达,桑塔纳这样的合资车在当时的价位是比较高的,一般的家庭买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所以稍微有些经济条件,但是不富裕,又想有车,可能就会选择一些国产车。

那一款三厢的夏利,开起来,第一的感受就是省油,然后风噪巨大(当然是对比现在的车型,对比老家的拖拉机肯定是好多了,哈哈~),不过油耗也是特别的低,当时的百公里油耗也就是在六个左右,而且当时的油价比较便宜,92号的汽油,加上优惠,就能达到五元时代。

可以说现在 汽车 的发展日新月异,那个时候觉得有空调,有暖气,然后能遮风挡雨,就是很不错了。

也不知道对不对题,就是想借助这个话题,怀念一下自己开的第一辆小车,突然感慨,觉得咱们国家发展的太快了,现在的自主品牌 汽车 ,尤其是suv销量排行榜都遥遥领先了。

可能再过个五年六年,想起来自己还开一个破途观,还乐得屁颠屁颠的,就嘲笑自己呢,这就是时间,岁月啊!

好了,我是老杨,66号车坊全媒体作者,另外有专业的二手车检测、培训团队,大家定制淘车,二手车检测,都可以发私信就好了。

十年后,还会有加油站半夜排队加油的情况吗?

业内观点是,这种程度虽然不会改变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但是会造成对于四战之地局势的担忧,短期内可能还会撑起国际原油价格。

你可能觉得,穷人自有穷人福,和我等老实打工的平头百姓没有关系。然而,黑天鹅掉毛的时候,所有人多少都得打喷嚏。

按照我国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规则, 昨天半夜(18日24时)刚好是国内成品油价新一轮调价窗口。有不少机构预测要涨——果然是涨了,汽油上涨125元/吨,柴油上涨125元/吨。全国平均来看,92#汽油上涨0.10元/升、95#汽油上涨0.10元/升、0号柴油上涨0.11元/升。举例来说,加满一箱50升的92#汽油,要多花5元。

这是今年内油价第十一次上调。根据央视财经的统计,截止本轮,今年国内成品油调价总共是“十一涨五跌两搁浅”,汽油累计涨了每吨590元,柴油涨了每吨570元。

人民对油价一直是很敏感的。

每逢调价,不少车主都会抢在调价前去撒一把加个油。经常会看到地方新闻报道,加油站又连夜排队了,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交通拥堵。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连夜排队的底线,并不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和很多技术细节也是无关的。

比如,地区GDP差异。

最显著的例子是2012年3月20日,汽柴油价每吨分别涨600元,最常用的93#汽油步入8元时代。涨价前的那一夜,各级城市的车主都在加油站排起长队。

再比如,和你能实际省多少也没有关系。

2013年3月,上海。93#汽油上调至7.99元/升。涨价前的那一夜,闻讯而来的私家车排起加油长队,晚上十点多,中石化香山新村加油站仍有20多辆车在排,一直排到附近的十字路口,还占了一条机动车道。一位车主表示,自己是特意从家中赶来的,加一次能省……十几块钱。

甚至有时候,和能不能省都没有关系。

去年9月,南京。92#汽油上调0.19元/升,按油箱50L来算,涨价前的那一夜,加满能省9.5元。是夜已过12点,建邺区中石化莲花加油站队伍仍有数百米长,直接堵在快车道上。92#汽油在白天已经卖完,当天加送的两车油根本不够,附近其他加油站也是无油可加,到了晚上只剩少量的95#汽油。一位车主表示,自己排了半个多小时,没想到没有92#,但第二天国庆,于是硬着头皮加了一箱95#。

去年,网络上流行过一个很知名的段子:

“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十年后,2018年5月26日,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元。

——可能是桶贵了。”

其实2018年,国内成品油调价情况是“十三涨十一跌一搁浅”。全年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415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400元。整体价格还是跌了的。再比对一下今年的价格,我都很想去买桶了。

但这不影响人民的整体观感:汽柴油品可能是我国不太讲定价逻辑的商品。

回国后发现国内的汽油质量比国外的差好多啊,怎么办

低质量燃油一直困扰着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锰添加剂。以锰添加剂为例,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提高燃料抗爆性能的添加剂。但是,这种添加剂会沉积在整个燃烧室和排气通道中,损坏气门、火花塞、氧传感器、三元催化等。这种沉积物和沉积物的硬度对整个燃烧室和排气系统的相关部件是毁灭性的打击。除了更换零件和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的风险外,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因此,在升级燃料时,一个负责制定标准的委员会做出了限制锰添加剂的决定。然而,几桶油认为,限制锰添加剂意味着需要更好的添加剂来保持抗爆性能,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因此要求降低等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保持成本接近。原因之一是国外的汽油牌号不高。

然而,这带来了一个新的灰色地带:

1.国内牌号设置采用Ron(研究辛烷值),95相当于mon的87。即使国内成品油达不到这一点,根据国内各大加油站的内部调查,即使在正规加油站,95号汽油的最低标准也可能提高到92号,而92号汽油的最低标准约为88,89。由于国内炼油水平太低,只能靠大量廉价、高污染的添加剂来提高,添加剂的用量、均匀性和稳定性对实际质量波动有很大影响。除此之外,还有杂质、胶体和水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草案出台时,汽车行业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不少人一再提出,减少牌号数值不利于节能汽车的发展,特别是发展高压缩比的低油耗汽车。不过,由于某标委基本上是直接受几桶油的影响,所以最终,第五版还是通过降牌发布的。

发布即发布,各大合资企业需根据新的燃油牌号进行校准开发,进行“中文版”校准。比如一款日系车的中文版压缩比直接降低了1。所以对应的会发现发动机怠速更低了,D档位怠速甚至低于N档怠速。但是,这些措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如下:

1.大量劣质加油站让牌号的承受能力非常大。他们突然不知道怎么玩游戏规则。事实上,我们已经熟悉93和97系统很久了。比如我们开发93燃料车的时候,其实各大厂商都有权自主标定或者开发中文版的标定。他们不会如此智力残疾,他们不会真正使用ron93校准,或至少没有完全遵循ron93标准。相反,他们至少会使用ron89来测试和确认。(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个别国家比较固执,认为法律规定的应该是什么,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他们都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什么有些品牌因为爆震故障比较多,有些品牌好像没事,这对我们了解中国国情,制定应对中国国情的战略有很大的影响。这背后,其实是持续了十多年的全国燃油质量调查。变成92和95后,牌号更低,添加剂成本更高,用量也变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玩。所以对于主机厂来说,在信息更新之前,我们只能按照以往的做法进行检测,但市场上的实际做法却很奇怪。所以这是第一次错配,导致很多新车、准新车在怠速上抖动。因此,市场上的优质燃油添加剂为何能大大缓解这些车辆的怠速抖动呢?国六标准的燃油添加剂是目前优质添加剂的代表,它可以清除大部分由烯烃燃烧引起的排放故障和因燃烧不良引起的怠速抖动。常用的是司有普添加剂的原液。

2. 随着进口车渠道的改变,大量的国外车对国内的适应更加突出。随着汽车市场的开放和平行进口等新渠道条款的出现,按照优质燃油标定的正规进口车越来越多。在家庭适应方面,这种情况也是可以预见的。是经常需要补充一些高品质的清洁剂,尤其是遇到汽车抖动。而且这种清洁剂不能使用进口添加剂,因为进口国的燃油比我们好很多,所以对清洁国内的燃油没有帮助。建议采用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中国燃料研发模式的添加剂。如果实在不知道用什么,就记住司有普原液的添加剂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92和95是一个较低的等级。中国的燃油质量差导致发动机,特别是高压缩比发动机和增压发动机,在运行时更容易发生爆震。一旦爆震发生,发动机就会采用点火提前角的方式来缓解爆震,从而导致燃烧不足、燃油经济性差、排放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是非常常见的用车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在添加剂的推广上有一种特殊的劣质添加剂燃料宝。其宣传目的是增强燃油的抗爆性能,保护发动机,提高动力,节约燃油。这种添加剂实际上是锰添加剂。这种添加剂极其便宜,几十元就能买到,对车的危害很大。

千万不要使用这种添加剂,切记切记切记。

二十年前,全球业界已经证实锰添加剂对车辆、环境有害,更可怕的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在燃油标准中完全消除了这种添加剂。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亚于无铅汽油。但是,仍有这样的企业和个人利用我国的现状,以更粗糙的生产方式、更恶劣的方式,用欺骗性的言辞和宣传,向消费者销售这种添加剂。在某些情况下,实际添加量甚至高,严重损害发动机的养护。

让我们回到这个话题,这导致了更高等级的燃料,如RON98。其实,高档燃油一直都有,主要用在两个方面:1。主机厂及相关科研机构使用的机油。在内燃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高挥发性、高等级、高清洁度的汽油来支持早期性能的发展。一般使用ron102和ron98。ron102的价格大约是普通汽油的8-10倍,ron98大约是普通汽油的1.2-3倍。这是其他答案的来源,有石油公司员工表示,在一些联合开发中,燃料效应得到了体现。

2、豪华车。其实在北京等地一直都有RON100以上的汽油在出售,主要是为了跑车还有超跑提供的。(但是其实我们有对部分北京的网点进行过暗访抽查,发现各个车主以3-5倍的价格加到的,其实是名不副实的汽油)

所以我们现在去加油站,现在有这么一个可笑的说法,甚至还出现在人民网等的宣传之中:

RON98是更清洁更好的汽油,压缩比超过9.5的适合98#汽油,压缩比小于9.5的适用95#汽油。

95,9.5,这简直就是骗骗吃瓜群众的数学游戏。那么压缩比13的是不是应该去添加130号汽油呢?

中国最搞笑的地方就在这里:当有关部门做错一件事情,然后被发现的时候,有关部门不是通过改正来解决,而是在维持这件做错事情的同时,又打了十个补丁,并以小孩子都能看得出来荒谬的逻辑尝试来说服你。而最可笑的是,就算连他自己都知道这个逻辑很荒谬,可是他就是这样告诉你道理是这个道理,而你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我们回过来解答这个问题:

原来加97号汽油的换成98号是不是要好点?

1、理论来说不会,实际来说会。其逻辑是:对于大部分的车辆来说,97#的标定其实可以处理低至93#的燃油,所以95#的燃油其实加入到97#牌号目标的车子中,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中国人最怕就是但是),由于97#牌号的汽油在实际的市场上可能做到93#,而标注牌号95#的汽油到底做到多少谁也不知道,如果我们合理的推测一下,可能会到91#。如果你的汽车是中高档增压直喷发动机,或进口的高压缩比整车,建议你确实可以考虑加98#燃油。

2、你可以选择在加入95#汽油的同时定期加一些抗爆燃油宝,但是这种添加剂是一种慢性毒药,他毒害你的发动机,你的整车,你的环境和你健康。我可以告诉你这种方法,但是真诚的希望你能拒绝。

3、真正应当的做法,是彻底的取消95#汽油,在保持第五阶段燃油标准的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大幅度降低的同时,维持93#RON/97#RON,如果国有企业认为成本太高,需要纳税人补贴几百亿才会这么干,那么放开成品油市场,让水深火热中的国外汽油企业来参与国内汽油的价格/品质竞争,我相信,分分钟教会这些企业怎么做人。

有些人说,现在早已经不用mmt了。这种回答其实我没法细说什么,难道我要告诉你某些即使标榜自己是使用其他添加剂的低档燃油宝/添加剂,实际为了改善这些环保添加剂会轻微导致汽油动力不足,而偷偷在补充MMT么?我觉得懂的看我这句话就该懂了吧。你们可以自己到相关交易网站直接搜索mmt,比如阿里巴巴等,看看有多少化工厂在以吨为单位提供mmt。

我不否认有环保的燃油宝,正如前面我也说了,我特指某些低劣的企业。不过抗爆性燃油宝本身,不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么?你的车是家用车,又不是赛车,要靠抗爆性添加剂,你的燃油得差到什么程度。

关于认为中国油品什么都是好的的说法,那么我从业8年,作为工程方参加售后质量分析研讨交流会议也是很多年了,也直接与国家质检总局及其经常选取的咨询机构的老师也有过交流,汽车的圈子很小,欧美系日韩系由于油品问题爆发的地区性质量问题爆发那都是一把一把地,比如,某德系知名品牌原产国四十万销量爆震导致某零部件开裂事故率几乎是0,同款新车发动机原装进口版在华总共销售6个月共计5万台,某零部件开裂60多台,而且还集中爆发在两湖和山东等6个省,之后该品牌根据国产化中国版标定并进行了坏油校核之后,市场事故率再次降低到0。海南地区2020年夏季又发现燃油中出现大量胶质影响了整个燃油喷射系统,整个海南中字头基本加不到好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