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最后的赢家-油价再次下跌

tamoadmin 2024-08-22

1.沙特石油遇袭造成油价动荡,谁是最后赢家?

2.油气改革"破冰" 谁会是最大赢家

3.2015年国内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沙特石油遇袭造成油价动荡,谁是最后赢家?

油价下跌最后的赢家-油价再次下跌

这次沙特被袭击,我认为最后的赢家应该是美国。从各个角度看,这次石油动荡不安涨价最后的受益者都是美国。

沙特阿拉伯受到攻击的设施包括其最大的炼油厂和第二大油田。所以,虽然攻击规模很小,但坏事是石油。这导致沙特石油日产量减少570万桶,而目前的日产量为980万桶,相当于沙特石油减产一半。沙特阿拉伯每天570万桶石油已经占到世界石油消费的6%,接近7%的警戒线。报告称,国际油价创下近4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9.5%,至每桶71.95美元,创下28年来最大涨幅。

沙特阿拉伯作为许多国家的主要石油供应国,正试图恢复生产,以避免石油危机,但仍需数周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进口国造成了巨大冲击。以中国为例,2018年,中国进口石油4.6亿吨,进口额1.6万亿美元。如果原油价格上涨20%,进口成本将增加3000多亿美元。因此,国际油价的波动势必增加各国原油进口成本。如果成本上涨仍在进口国的范围内,短期石油供应短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长期“油荒”,许多国家在必要时考虑动用石油储备,以避免出现短期石油供应缺口的可能性。

古云:从高处受益的人是可疑的。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设施遭到袭击,最大的利润不是胡塞武装,而是欧佩克成员国和美国。欧佩克成员国可以抓住机会增加产量,抢占国际市场,换取大量外汇。美国可以利用伊朗与胡塞武装的关系,将肮脏的水泼在伊朗头上,同时也可以利用试图绕过美元的盟友来开发一个新的结算系统,以加强对美国的依赖。因此,对沙特的袭击很可能有美国的影子在背后。

油气改革"破冰" 谁会是最大赢家

长期以来,国内具有探矿权和矿权资质的企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田等少数企业,原油进口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公司手中,而且还受配额束缚。

按照改革方案,不管是从上游的勘探开业务,还是从中间的管道输送,甚至是下游的成品油零售,都是逐渐推向市场的,也就是说可以分“分一杯羹”给民营企业。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2014年,中石油曾确定吉林油田、大港油田两个局级单位的油田作为试点,分别拿出两个油田35%的股权吸引民营资本参与。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35%的股权已经具有了“点头不算摇头算”的表决权,这在外界看来,中石油放开上游勘探开业务诚意满满。然而,时间已过三年,民资似乎参与度并不高。

同样,在2014年5月,中石油就曾宣布通过产权公开转让东部管道公司100%股权,后又发布公告称,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尝试引入民资,但引入民资的结果也不尽人意。

至于销售板块,中石油将通过销售业务的合资、合作,与各方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不仅销售成品油,还可能开展综合业务,做大这个平台。但是实际情况是,油品销售需要很多前置手续,因此民资参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然而,此次《意见》较以前的力度更大,操作性更强,在中国企业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看来,这份《意见》对上游油气勘查开、中游管网、下游油品等环节都明确了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加快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还有市场销售这一块更进一步放开,管网这一块要控制,但是要加强市场化因素。体制方面的改革突破了,混合所有制自然而然发展起来了,有望在今年打破垄断,让更多民资、包括部分外资进入油气领域,在今年下半年会有明显的变化。”

此次《意见》下发对于民资是机遇也是挑战。在2016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洲际油气董事长姜亮就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油气改革我们是很期盼的,有个词叫生逢其时,如果改革有利于民营企业,公司就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据了解,在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洲际油气进行大规模海外收购扩张,2016年9月20日洲际油气公布收购及定增预案,收购的标的资产上海泷洲鑫科的核心资产为班克斯公司100%股权和基傲投资100%股权。同时洲际油气还收购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油气运输公司Petroleum LLP 50%的股权。Petroleum LLP共拥有超过3000辆运输罐车,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运输罐车租赁商之一。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油气改革的靴子落地,不管是上游开还是中油管网或是下游零售,都愿意对民资开放,这就意味着像洲际油气这样的民营油企将大大获益;另外,进口权放开后,拥有海外油气的公司将直接拥有进口自主权,无论是进入自有炼厂还是对外销售,其利润都高于目前配额内进口的模式。

2015年国内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1、 内需重启

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表示,中国过渡到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是重大变革的一部分,将为发达国家提供“绝佳的机遇”。现为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资深研究员的罗奇称,中国经济引擎从出口转换到消费,将为世界其它国家带来需求。

2、 油价下跌

石油和其它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中国成为近期全球市场动荡的“大赢家”,节省油、煤、汽成本,并以较低的价格增加战略能源储备,高盛亚洲前董事副Kenneth Courtis表示。

现为Starfort公司董事长的Courtis表示,能源价格下滑将使通胀维持在低水平,使生产者价格下降,为降息创造很大空间。

3、 能源市场变动

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Derek Scissors表示,油价震荡也为能源领域发生以市场推动的变革提供“最佳机会”。他称,中国可以取举措,通过减少或取消补贴,从而提高能源领域的效率。

4、 户籍改革

中小城市户籍制度的放开,在加上社保改革,将有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并拉动消费,苏格兰银行大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Louis Kuijs表示。“户籍改革可以帮助中国实现更全面的城镇化,使农民工能更好地像普通城市居民生活,从而推动增长模式的平衡。”

5、 有利形势

随着出口因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复苏不断增加,再加上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低的商品价格,中国试图推动市场改革的努力在2015年将会引来更有利的环境,高盛集团如是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