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节机制-油价调整机制算计老百姓

tamoadmin 2024-09-08

1.不确定性纷至沓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走?

2.中国油价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不确定性纷至沓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走?

油价调节机制-油价调整机制算计老百姓

我们以某种商品为例,按照供求理论来讲,通常当这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它的价格会上涨。而供过于求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又会下跌。于是,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中体会着商品价格或多或少的起起伏伏。

而就在这两天,某种商品的价格暴跌也同样印证了供需理论的强大威力,这种商品就是石油。石油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战略,它无论是在国家安全层面或者经济层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次的暴跌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此由它引起的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仍在持续当中。

以美股为例,在2020年3月9日的交易日当中,美股开盘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所有股票暂停交易15分钟。“黑色星期一”再次上演,这次熔断是美股自1987年推出熔断机制以来,上演的“梅开二度”,而上一次熔断则要追溯到1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向标,美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金融国际化和交易电子化的不断发展,资本早已经走出了国门,并穿梭于五洲四海。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2008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创伤,想必仍然令许多人心有余悸。

不过,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既没有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也没有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并思考它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既然此次全球性的资本市场动荡是源于石油市场,那我们还是从石油本身谈起吧。

就像我们上述所说的那样,石油对大部分国家来讲很重要,但它并非只是针对于国家层面。毫不讳言,石油价格的涨跌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个人的生活成本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先从对个人层面的影响来说一下,简单来讲就是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同样也会带动国内石油价格的下跌,进而又会带动石油衍生品价格的下跌,比如汽油。这对于广大汽车使用者来讲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汽油下跌或维持低价的时间足够长,那么这对他们来讲又会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反之,就会令广大车主的用车成本增加。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思考过程,毕竟国内油价的调整并不与世界油价同步,因为油价的传导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而且鉴于国内的油价调整机制,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参考上述的分析过程。但如果时间足够长,国内油价的价格曲线将会逐步与国际油价并轨,当然我们说的是油价的变动方向,而不是油价变成同样的价格。

先说油价变动对我们个人的影响,并不是为了呼吁个人去做什么样的备案来应对油价涨跌,而是为了引出一个更为重要的话题,即油价的变动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而上述的铺垫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思考。

我们知道,如今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相关车企层面,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且时至今日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从数量上来看,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燃油车仍然占据着国内汽车销量的绝大部分,新能源车要想快速对燃油车实现量的反超,难度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当前石油价格暴跌,似乎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此次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会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踩下一脚刹车吗?

笔者认为,我们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石油价格短时间下跌和石油价格长时间下跌。至于如何定义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讲,一年(含)以内可算作短期,超过一年应该算作长期。

这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首先,国家的政策不会变,起码不会打压。其次,车企层面也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资金的投入应该不会大规模下降,技术的研发也不大可能会停滞。

对于大车企来讲,有燃油车作为现金流的大部分来源,大概率不会在短时间内陷入资金困境。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本来产销的数量也不是太大,且他们的背后一般都有实力不俗的资金支持,所以也没有必要替它们杞人忧天。

所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格局基本不会有大的改变,只是油价的下跌或者维持低价的局面短时间内会更多利好个人消费者罢了。

再加上最近有消息传出,欧佩克与俄罗斯正在商讨将于今年4月份召开特别会议,来共同应对当前的局面。如果相关方达成减产协议,那么油价在可期的未来会不断攀升至合理价位。至于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可能又会迎来一小波儿油价缓慢爬升的“折磨”了。

这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讲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对于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是一个利好。该如何解释呢,请允许笔者来讲一个小故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蒸汽机被发明出来,并由此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变革,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就是运输业。在蒸汽机未被发明以前,货物的运输基本全靠马车,那些马夫以及由马夫组成的行业团体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但蒸汽机出来以后,一切都变了。

蒸汽机来了,蒸汽机车也来了,虽然看似笨拙,但是它比马儿能更多地拉货,更快地拉货,更长距离地拉货,而且不用休息。规模经济的效应慢慢体现,许多货主也慢慢放弃了使用马儿拉货,而转向使用蒸汽机车。

但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随着蒸汽机车的大规模应用,它已经触动了马夫以及其行业协会的利益。于是各种针对蒸汽机车的破坏活动也随之而来,打杂机车,破坏铁轨等行为不一而足。我们理解他们的行为,但他们的行为却不能阻止时代进步的滔滔洪流。

马夫消失了,但让他们消失的不是蒸汽汽车这个具体的东西,而是资本的力量。资本就像鲨鱼,它能闻到千里之外的血腥,它同样也会寻觅回报率最高的地方。

即便我们国内的各种既得利益团体不像国外那样被扒得精光,但他们确实存在着。如果油价长时间下跌或者维持低位,那么对于国内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是非常大的利好,因为消费者欢迎,有市场需要。因此,资本的力量也会在无形之中偏向于汽油车市场,而不是新能源车。

这个世界太难了,似乎干什么都需要钱;这个世界太容易了,似乎干什么都能用钱摆平。当资本有了明确的喜好,被嫌弃的那个也只能望洋兴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有人需要新能源车,才会有人生产,需要的多,价格也就越高,利润空间也就越大,资本喜欢钱,它就会向你靠拢,所谓“铜臭味”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油价愈发便宜,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还会保持高位吗?很难说。

而且加上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存在的续航焦虑、充电过长(起码相对于燃油车来讲)等问题,消费者在做选择的时候想必也会更加谨慎。

另外,如果后续相关产油大国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并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那么这显然对于新能源车来讲不是一个好消息。

决定一个产业发展的,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即便从国家层面有了政策导向,从企业层面有了执行措施,但是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也会为其蒙上一层不确定性。

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底该如何走,取决于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当然,还有那数不清的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油价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有车的朋友们肯定非常关心油价,每天开车都需要加满油。那么这段时间因为油价暴涨厉害,所以现在大家对油价都是非常关注的,大家都想知道中国油价的地位,那么中国油价处在世界什么水平?我国油价又和哪些相关因素挂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数据统计,如今中国油价在170个地区排名61位,比平均值8.52元高了0.75元,所以是属于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月17日油价调整后,国内每吨汽油价格已破万,达到1.0005万元/吨。

几个产油国比如委内瑞拉、利比亚、伊朗油价在1到3毛每升,叙利亚、巴林、伊拉克、俄罗斯这些国家的油价是在两三块人民币。而中国香港,目前为第一高,汽油价格接近20元/升,超过此前的榜首挪威,总的来说,欧盟多个国家的油价处于偏高。意大利、德国、冰岛以及英国排在前20名。发达国家中美国油价7.8元人民币一升,日本8.7元,韩国10.7元。

那么国家油价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

1.不同国家间由于汇率和成本等因素,即使是同样的商 品,价格也会相差很多,在不同国家间的价格也并不相同,不同国家间的油价更是千差万别。

2.不同国家间油价的高低,主要和这个国家石油丰富程度有关,一般而言,主要产油国的成品油零售价处于较低水平,比如委内瑞拉的汽油价格约合每升0.3元人民币,其他如沙特、伊朗、科威 特、卡塔尔等国家的成品油零售价格都很低,这些国家的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主要靠进行高额财政补贴,而价格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 日本,油价基本上都在每升10元到15元之间。

3.每个国家的油价形成机制并不相同,油价中包含的内容尤其是税负水平差别很大,税负水平的高低,是不同国家成品油零售价格差 异的主要原因。在主要石油进口国中,美国的税率较低,税负占零售价格的比重约为12%,其余大部分石油匮乏的国家,为了抑制消费者对石油的过度使 用,减少能源消耗,通常会对成品油价格征收较高的税负,欧洲、日本和韩国属于高税负国家,税收占零售价格的比重在40%到60%之间,税收是引导石油 消费的重要手段。

国内油价是如何定价的?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我国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调价发布日24时起生效。办法同时规定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要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

我国的油价调整机制是什么样的?

在3月17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访时答复,国内油价调整其实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每次价格如何调整,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并不是简单由调价前几天国际油价变动决定。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是与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均值挂钩,此前也多次出现过调价日之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当期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下调的情况。

例如,2021年12月17日是调价日,之前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连续上涨,但当期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30元、125元。2021年7月26日、3月31日以及2020年9月18日等调价日均出现过类似情况。

中国油价虽然创下历史新高,但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客观而言,中国还算不上高油价国家。总之,未来人们开车的成本有可能会持续增加,所以大家也要做好及时应对的准备,或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是选择新能源电动车出行。现在国家也在积极地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相信未来会让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降低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