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价规则-油价调整定价机构
1.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2.石油定价权是由谁决定的?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主要是指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
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扩展资料:
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演变历程:
中国正在积极筹备原油期货的上市,推出原油期货是中国增强国际能源定价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体系制定的良好参考基准。
未来随着油气矿权和油气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加快,中国在逐步取消许可和配额管制,放开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出口贸易和批发环节的基础上,允许符合资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交易中心,参与现货和期货交易。
通过市场发现和形成价格,终止政府定价,真正让市场在油气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上海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百度百科-成品油定价机制
石油定价权是由谁决定的?
国际油价一度由被称为“石油七姐妹”的跨国企业控制;后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以打破这些寡头的垄断,并带头在国际原油定价;后来,进口国也要求发生,买方领导的美国也参加了,共同谈判和确定石油价格。
扩展资料:
国际油价的定价权,意味着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话语权在制定国际油价时,即一个国家通过政策调整影响国际油价的能力。有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对国际油价进行定价,避免陷入被动局面。自2004年以来,中国推动中石油在期货上市,旨在争夺石油定价权,以改善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害。
意义是:
石油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商品,还包含太多的金融和政治因素。因此,石油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商品问题,石油市场也绝不是简单的商品市场。拥有石油价格的定价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石油定价和交易货币的多样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中国必须确立石油交易的“市场价格”以及石油融资战略。中国应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国际石油金融市场,积极尝试以人民币结算,逐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以有效应对油价波动。
到目前为止,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资本博弈已经成为影响油价的关键。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和迪拜原油期货已逐渐成为国际油价的“风向标”。
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没有很大的发言权,也就是说,它无权对国际石油价格进行定价。随着国际油价变化的加剧,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这类麻烦在中越来越频繁。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发达国家的国内油价都与国际油价直接挂钩,但国际市场上频繁而大幅度的油价波动对其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不大。其中一个关键是,他们有一系列避险手段,包括参与期货石油交易。
中国缺乏联合谈判机制。无论是石油还是钢铁、铁矿石等领域,都没有建立联合对外谈判机制。正因为如此,中国经常遭受损失,因为它无权在类似的国际市场上发言。例如,日本新日铁公司率先与力拓公司达成铁矿石价格协议,随后韩浦项制铁接受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达成的合同价格。当然,原油的市场机制不同于其他领域,这决定了石油谈判不仅困难,而且需要超级智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